近期,张家口市邀请生态环境部环科院、 清华大学有关专家把脉会诊,进一步厘清张家口市臭氧污染的成因, 为张家口市精准提升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督促相关企业通过信息系统申报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情况,每年组织对全市涉危险废物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有关责任人等进行业务培训指导。随州市生态环境局定期(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重点工作以及加强改进工作的措施。
同时,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能力和设施运行污染防治评估,推动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适时组织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调研、检查、督导。定期审核相关企业在湖北省危险废物监管物联网系统中执行管理计划、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情况报送等制度情况。结合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十部委关于开展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治理行动、执法检查等活动,持续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发现涉嫌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的问题,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以整治范围内的相关企业和园区为重点,深入排查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过程落实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情况,并开展日常监管执法和双随机一公开对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情况进行检查。
为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全面落实《全国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近日,随州市生态环境局出台五项硬举措,明确从2020年7月开始,对全市化工园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三年专项整治随州市生态环境局定期(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重点工作以及加强改进工作的措施。3.3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能力有短板垃圾分类处置是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现阶段由于资金不足、选址困难、建设周期长等原因,与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相匹配的分类处置能力还存在较大缺口,部分山区县,由于垃圾产量不足,即使投入项目建设,也存在经济效益低、无法长期运维的窘境。
结束语综上所述,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用全局的、综合的视野来统筹考虑、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只有全社会各方力量齐参与,建设起完整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系统,不断提高垃圾分类的质量,开展垃圾分类才有社会意义,才能更好地保护好绿水青山。首先,党政机关单位可以通过联合举办专题讲座和主题活动等方式对分类专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分类能力。4.4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设施按照相关工作要求,浙江省生活垃圾2020年要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建立与生活垃圾日产量相匹配的终端处置能力,主要采用焚烧为主、餐厨为辅、填埋应急的模式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餐厨设施建设,推进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建设推进生活垃圾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化处理。市区则按照一个园区、多点联动的规划原则,合理相关设施,加快补齐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短板。
累计积分享受服务优惠、绿色通道等激励政策。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全市现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13座,其中填埋场8座,处理能力2229t/d,焚烧厂4座,日处理能力1700t/d,餐厨处理设施3座(协同处理2座),处理能力140t/d。
4.2优化源头垃圾分类投放管理模式在优化垃圾分类体系结构的同时,要充分的优化源头的投放管理,在考虑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作息的同时,对于投放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的规定。垃圾分类主管单位要督促垃圾收运企业按规范开展分类收运。2019年11月实施的《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明确了浙江省生活垃圾的四种主要类别。该方式适用于市区垃圾收运车通行不便的居住区。
2垃圾分类经验2.1多方齐抓共管,实施精准宣传。物业管理单位和街道社区要引导居民开展分类投放。在推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可以将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进行登记,按照绿色账户的积分制度给予奖励,例如浙江省丽水市创新性地将生活垃圾分类内容纳入到丽水市个人生态积分重点倡导事项,对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并有记录的丽水市居民给予10至30分积分奖励。在进行分类投放时,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等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再结合不同垃圾的类别进行分类处理。
桶换桶清运模式是指利用桶装运输车将小区垃圾房或垃圾集置点处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桶以空桶置换满桶的形式运输,运输车装满后运输至垃圾中转站,倒入对应垃圾分类压缩箱经压缩后再运输至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设施。有条件的居住小区,还可以聘请分类督导员,通过现场指导、面对面交流,不断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
最后,应当强化学校的教育引导,通过编制垃圾分类读本等形式,在学校深入地展开垃圾分类教育,不定期的组织垃圾分类主题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从课堂带入到家庭中,不断的提高全民垃圾分类的意识。4对策与建议4.1完善城市分类投放及收运基础设施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运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补充和完善完善城市分类投放及收运基础设施,改造或购置符合标准规范的分类运输车辆,提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能力,新(改、扩)建项目中,要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期交付使用,新建居住小区应根据人口数量、服务半径、垃圾日产量等因素配置适当数量的四类分类容器,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垃圾容器间、特殊垃圾临时堆放点、垃圾收运集置点等设施。
此外,由于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能力存在短板,造成垃圾无法及时分类处置,极大影响了社会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3.2居住小区分类投放及收运模式需优化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在城市小区中,目前普遍推行的是在楼栋或地下室出入口摆桶、垃圾运输车巡回清运的传统模式,造成垃圾分类投放点分散,配置不规范,夏天异味大,对小区及城市整体环境卫生影响较大。此外,按照《浙《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责任和义务,违者不仅面临处罚,还可能被记入信用档案。3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3.1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规划配置不足完善的分类投放和收运设施是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的基础,但是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及收运设施配置不足,造成生活垃圾分类成效甚微。4.3优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模式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可采用垃圾直运或桶换桶清运的模式。1引言我国在环保建设部门的强化管理下,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法规,但具体的推行成效并不高。
另外,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等宣传活动,加强对各个分类责任主体垃圾分知识的宣传普及。以丽水为例,部分县垃圾日产量都只有100多吨/每年,根据这一实际,应合理规划布局,充分运用跨山统筹金钥匙,跨县联合布局各类处置设施,推动实现共建共享。
直运模式是将分类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后直接运输至焚烧或餐厨终端处理设施,该方式适用于小区有垃圾房、区域近距离范围内有垃圾集置点的居住区。处理方式上,该市仍然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能力存在较大短板,资源化利用率低。
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时,应当凝结社会各方的力量进行分类宣传届时,这座占地42万平方米的超级工程污水日处理规模将达60万吨,再生水日处理规模将达10万吨,惠及4个行政区、195多万居民,将承担起天津市1/5污水净化任务,助力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水环境质量。
近日,由中建安装参建的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迁建项目中的亚洲最大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再生水厂进入调试阶段,预计9月投用。中建安装一公司参建污水处理厂生物池、二沉池、臭氧接触池、污泥处理车间、紫外线消毒渠及再生水区域全部单体的工艺设备和电气工程近日,由中建安装参建的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迁建项目中的亚洲最大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再生水厂进入调试阶段,预计9月投用。届时,这座占地42万平方米的超级工程污水日处理规模将达60万吨,再生水日处理规模将达10万吨,惠及4个行政区、195多万居民,将承担起天津市1/5污水净化任务,助力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水环境质量。
中建安装一公司参建污水处理厂生物池、二沉池、臭氧接触池、污泥处理车间、紫外线消毒渠及再生水区域全部单体的工艺设备和电气工程在长江大保护的战略之下,金陵市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做精做优做美南京长江两岸。
据悉,金陵市坚持因河施策,全面加快整治建设,今年完成了金川河宝塔桥段环境提升以及栖霞区便民河、大道河、七乡河整治工程,北十里长沟东支生态修复正在加快实施,外秦淮河清淤也将在汛后动工。另外,还不断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中,在溧水区,通过村民验收的工作方式,设施验收情况均要由当地农户签字确认,确保污水应收尽收,设施正常运转。
金陵市2018年主江生产、生活、生态岸线比例为36.9:7.6:55.5,而到2019年底,三者比例已更新为25.3:8:66.7。同时成立工作专班,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提升,杜绝建而不用的现象。
水清岸绿是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之一。226个整治项目全部完成南京是江苏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长江岸线长达197公里。管好农村污水,金陵市累计完成了4000多个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不过,部分设施因缺少专业化管理队伍而处于建而不用的状态。截至目前,28条入江支流水质全部大幅改善,实现了清水入江。
眼下,金陵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单位运营,在江北新区、江宁、浦口等区,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均已统一打包移交给专业单位。28条入江支流水质实现清水入江让长江水清岸绿,入江支流的水质提升是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先后清退生产型岸线长达30公里,复绿面积超4000亩。生态岸线比例上升超10%。
程军介绍,2018年以来,国家下达的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150个,省级下达的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专项整治86个、省级河长管理的河湖主要违法行为问题清单110个、河湖违法圈圩和违法建设专项整治11个,通过整合各类专项行动清单,确定列入金陵市整治的项目共有226个,目前已全部完成。程军介绍,在前两年完成180余条河湖整治基础上,今年计划实施33项河道水环境提升工程,年底前全面完成,届时,全市域河道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